前一陣子寒流來,發熱衣,衛生褲都找出來了,穿著毛襪,衣服穿了一件又一件,又加上背心,羽絨衣都來,這才覺得暖和了些。突然想起小時候,還沒有發明出什麼發熱衣,冬天來時,就是一層又一件,衛生衣衛生褲的穿出門,媽媽就是怕你冷,包成一顆小粽子才會讓我們出門。
到了學校, 就像橡到端午節包粽子比賽現場,大家還要來比一比。
今天你穿了幾件? 我有衛生衣?你幾件?我有衛生褲哦!好像穿得多的人有獎品似的!那時候最高紀錄我記得有到6件還是7件吧, 那真的是純真時代。
下課後就是滿操場都是小孩,那時候手機還沒有發明,大家一下課就衝去打球,那時候有躲避球或是籃球的小孩真是驕傲的呢!分組挑完沒球打的人就去玩鬼抓人,要不就跳房子,再不然就去自己去吊單槓,你說說,是不是超健康。合作社很小一間,永遠都擠滿了人,那年代太過久遠,我回想起來都是模糊的,賣啥也都記不住了,若是想擠進去可真要用點洪荒之力才行啊,然後買到什麼回來教室可驕傲的很啊。
下課後也沒有什麼補習,也沒什麼才藝班,當時也沒什麼閒錢可以去補習。於是下課後就像野孩子, 我們家在南勢角,哦,就是以前人家說有牛肉場的南勢角啦,依著烘爐地的山勢,一整片都是山坡地,有個同學就住在山腳下,下課就跟去同學家,他們家爬上對面小山坡就可以找到幾顆長滿了果子的樹, 至今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果樹, 不是芒果,芭樂,龍眼那一類,果實大小有一點像橄欖,但是比橄欖大一些,口感就很一般,但當時的我們很愛,因為小孩沒什麼零用錢,這個可是免費的零食。可以說我的課後活動就是上山打果子。
現在的夏天,很難得可以聽到蟬叫聲了,我對於蟬聲特別容易入迷。小時候夏天課後活動之二就是捕蟬,先到山上折幾枝長竹枝條,拿著長竹竿,然後去角落或樹蔭處找找看蜘蛛,然後沾一些蜘蛛絲,萬事具備好了就滿山去找蟬,找到了就對準蟬,用竹竿前頭的蜘蛛絲把蟬黏下來,抓到的蟬是拿去那裡了早已忘了,現在回想時,好像耳邊有不停的蟬叫聲迴響著呢。
假日在家附近,就是一大群小孩聚在一起,要不就跳房子,要不就跳橡皮筋。跳房子就是用粉筆在地上畫出房子,窗戶,上面還有天空,一群孩子在那跳啊跳,跳橡皮筋真的是再樸實不過的娛樂了,一把橡皮筋串一串,然後分兩隊,猜拳選隊友,看那隊先跳,由最低的膝蓋高度開始跳,再來腰,肩,耳朵,頭頂,記得還有一卡,就是把手盡力張開放頭頂上卡著。那年紀的孩子真的很厲害,隨便都可以跳過去,當然那種很高的,是可以用腳勾住快速跳過,只要不卡住就可以。想想,那把橡皮筋才多少錢,一群孩子可以跳一整天,太值了。
小時候家裡隔壁有個毛線工廠,在織毛衣的,所以就可以有免費毛線可以拿,拿了就把線拆掉重織,莫名地就學會勾毛線,圍巾那些好像也不是太難的事。想想小時候很多簡單又純粹的快樂,比起現在真的太沒有選擇了,可能,因為沒有選擇,這也是一種幸福。
因為沒有選擇,也沒有其他選項,那也就沒有什麼好去羨慕,大家都一樣,沒比較沒傷害。反而現在小孩很多才藝班,從小就要上珠心算,繪畫,英文班,電腦,我還記得幼稚園給孩子學繪畫,一個月800元,每周畫一次,也就是每周都會領回一張畢卡索的作品,我記得在付了三個月費用後才感受有收穫,因為直到那時我才稍微看懂小孩畫的是什麼東西。那時候都流行一個口號,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,這話真的很厲害,把所有家長都逼上梁山啦。
後來出現了手機,孩子下課第一件事看手機,甚至學校還有到校手機要集中保管,不然孩子無法專心上課,你看看,這時要不要買手機給孩子,那是要買什麼牌子都是考驗父母的智慧啊!
我最近的心得是,還好我們吃飯時不看手機,專心吃飯,專心聊天。謝謝老天爺讓孩子們平安健康的長大了,我們的目標也告一段落了。真好。當然我還是要當一個愛操心的媽媽,畢竟操心當是媽媽的權利啊!
這張拍於20071223,值得收藏的照片,有園長及老師,萱那個頭飾她戴了一整天,這孩子很公主風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