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大綱
行前說明會
我在旅遊業沒有到一輩子那麼長,但是也確實有些時日了。最基本的工作中有一件叫作「行前說明會」,比如你參加了-日本三大主題樂園五天,美西大峽谷9天,土耳其放杜拜11天⋯⋯等等,一定會收到旅行社詢問是否要來開說明會,或是要領隊作電話說明,我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有經驗。
有時公司行號或社區組團,在行前說明會有時還包含護照或簽證所須資訊,食衣住行一概要說明,包括鞋子要帶登山鞋,球鞋,拖鞋,人字拖?坐車要坐多久?有沒有停休息站上廁所?每個景點停多久?有沒有購物站?飯店有沒有WI-FI?當地是用什麼錢?我應該換多少錢出門?以上種種是不是很熟悉,我旅遊業的朋友們啊。
可是,我很少聽說要有這種說明會:前往另一個世界的「天堂說明會」,想想,我們去五天日本都要花時間參加說明會了,還可能須要去採購一些出門要用的東西,天堂這一去就不回來了,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準備。
大家都準備好參加這場行前說明會了嗎?
媽媽的交待
三年多前在日本金澤,半夜老公的一通電話:妳媽走了,啊!妳媽走了,重覆了三遍,我才真正理解及接受事實,之後就是一整夜無盡的煎熬及回憶,無法停止的嚎哭後悔,眼淚就如斷了線的珍珠,不停的滴落,無聲的啜泣,一直到踏入中正機場,那種近鄉情怯又更讓我不想面對事實,一直到見到來接我的老公,放心得大哭一場。
我當年覺得,媽媽走前沒有交代,所以我們只好用猜的,用回憶、或是擲筊,那種撕裂的心情再加上每作一次决定,就好像把媽媽又推遠了一點。證實了媽媽確實不在了。
之後很長一後時間,這些心情被封存起來,變成一個我不想打開的資料夾,每次打開都是痛並快樂的心情。突然有一天,覺得痛的地方已經結痂了,於是開始檢查傷口復原的狀況,也可以平靜的回想受傷的過程了。於是在這期間我終於打開了龍應台所寫的「天長地久-給美君的信」這本書,因為當時怕觸動自己,也怕自己情緒潰堤,這書沒勇氣讀。書裡寫的是龍應台和她媽媽美君的故事,媽媽美君已失智,而龍應台寫了給她的信,一一的道盡大時化的無奈,此生唯一可給父母的,只有陪伴。書中回憶美君年輕時,每每讓我動容,我的媽媽不也是另一個美君嗎?
而媽媽是真的沒交代嗎?媽媽天天都在交代,只是我們沒認真聽啊!
行前準備
你會不會每年固定拍一張照片,未來離開前往天堂時要放在那裡讓人回憶,我覺得百分之九十不會,甚至看到這,你可能會生氣,覺得觸我霉頭,巴不得我死嗎?你會把所有資產整理好,告訴家人手上有多少財產或是多少帳務嗎?甚至銀行戶頭還有多少錢?金融卡密碼是多少?還有還有,到底未來的歸屬是一坏黃土,還是無邊無際的大海?或是山川秀麗的大樹或是花海呢?你最後最後是想要穿什麼形式的衣服,和式,洋裝,呈現什麼樣的風情?希望最後是在什麼地方居住呢?是清幽的寺廟,還是找一個公寓大廈的寶塔,和一群鄰居作伴?除了上面的這些疑問,我們還有一大堆的問題,真是無法決定就只好用兩個銅板,讓親人告訴我,同意就給我一正一反,不同意就兩個同花。看起來很好笑,可是這不就是現實人生嗎,所有在辦後事的家人,揣摩著家人可能的想法,然後作決定。
我們當然就是一般人,所以找照片就是個大工程,要找到可以用,而且清楚畫數夠,這種要照相館拍的才行,我們手機拍出的放大都是糊的。再來是禮儀公司,會問家屬有多少預算,可以量身定作,作幾次法會、還有禮堂多大都依預算走,其實那一段回想起來都很模糊,葬儀社,還有媽媽長居的放生寺,國稅局,保險公司⋯⋯。
我不止一次去擲筊,因為媽媽只有在一些時候,以開玩笑的口氣說她什麼東西放在那裡,或是有病痛時特別說些事的時候,我總是不想認真聽,因為我覺得媽媽不會離開我們的,她想太多了。於是這時候我真想和媽媽說,到底怎麼作比較好?媽媽,妳託夢告訴我好不好!
自己的說明會自己辦
比死亡更令人害怕的是不告而別。
這念頭在心中蘊釀,慢慢地讓我理出,我希望自己可以好好的交待清楚,讓愛我的親人都安心,生離死別既是人生不可避免,那何不好好面對,作好準備呢?這個部落格也是因此而生出的小孩,希望記錄我和父母之間綿密的感情,也希望留給孩子,無論未來你們作了什麼決定,我都開心,就像我們三姐弟為爸爸媽媽作的決定,他們也都會開心的。
延伸閱讀
2 留言
想問您知道這張照片的背景是在哪裡嗎?
我過世的爺爺、奶奶也有一張跟這個背景相同地方拍的照片,我出生的時候爺爺、奶奶都不在了,對他們的印象就只有僅存的4、5張照片能夠認識祂們
這也是我最愛的回憶,這地方是台北最早的動物園,在圓山那邊,也就是現在兒童樂園那裡,小時候媽媽帶我們去的,還好有留下照片,真好